第128章 鸠摩智是懂宣传的!_综武:王语嫣拒婚,强娶李青萝
笔趣阁 > 综武:王语嫣拒婚,强娶李青萝 > 第128章 鸠摩智是懂宣传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8章 鸠摩智是懂宣传的!

  般若台。

  四个小沙弥,每人拿着两个蒲团,分成两组摆放在般若台上。

  其中一组只有一个,另外一组却有七个。

  那单成一组的蒲团靠近登上般若台的阶梯,而另外一组的七个则远离阶梯,明显分成了两个阵营。

  那七个蒲团也并非排成一排,而排成了两排,前二后五,座次分明。

  摆放好蒲团之后,四个小沙弥相互对视一眼,确定没有纰漏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径直走下般若台。

  不一会,枯荣大师一行人来到般若台,沿阶而上,登顶般若台。

  走过那孤零零的蒲团之后,枯荣大师与魏武一左一右,盘膝坐到前方的两个蒲团之上。

  本观、本相、本参、段正明走到第二排蒲团前,空出左首第一个蒲团,然后从左至右依次盘膝坐下。

  段誉这次倒是没犯浑,没有坐到左首第一个蒲团之上,而是站在了段正明身后。

  经过魏武的提点,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继子也是儿子,该教也得教。

  众人坐下之后,谁都没有说话,静心等待大轮明王鸠摩智的到来。

  段誉就像是孙悟空附体一般,一会儿动动手,一会儿动动脚,好像浑身都是都是虱子。

  好在没等多久,就听见一串脚步声传来。

  般若台下,本因的声音响起。

  “明王法驾,请登临般若台。”

  “方丈请。”

  一道彬彬有礼,温和谦逊的声音响起。

  回话之人就是吐蕃国师,大雪山大轮寺主持,有大轮明王之称的鸠摩智摩智。

  鸠摩智信中咄咄逼人,透着一股蛮横无礼,但听声音却丝毫听不出强横霸道的感觉。

  人和猪果然是有差别的。

  猪一直是猪,而人有时候却不是人。

  猪只有一面,而人有千面万面,所以说人心难测。

  也不能片面的用好人和坏人,去形容一个人。

  当然只要与魏武作对的,都是坏人。

  这点必须明确!

  十几个踏上台阶的脚步声响起,很快本因与鸠摩智等人的影便出现在般若台顶。

  只见鸠摩智年纪约莫五十岁上下,身穿明黄色僧袍,布衣芒鞋,神采飞扬,脸上隐隐有一层毫光流动,熠熠生辉。

  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双眼睛,深邃清澈,透着无尽智慧,好似经历了无尽沧桑,看透了世间一切。

  这卖相,这气质,什么话都不用说,往那一站,就是得道高僧!

  队长,别开枪!

  呵呵,是我!

  哎,是我!

  这鼻子,这眼睛,这脑袋瓜子,那几千年才出一个呀!

  像这形象,小偷小摸啊、不法商贩啊、地痞流氓啊,不用演,往那儿一戳,就行了。

  几千年就出这么个东西!

  都是有天赋的!

  鸠摩智身体微躬,双手合十,和声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拜见前辈大师。”

  “明王有礼。”

  枯荣大师双手合十还礼,轻声道:“明王请坐。”

  “多谢前辈。”

  鸠摩智一撩僧袍,盘膝坐下。

  本因走到枯荣大师身后,盘膝坐到空着的蒲团之上。

  魏武看了看鸠摩智,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十几名随从。

  只见那十几名随后俱是鼻高目深,耳大口阔,相貌狰狞凶恶的外藩人。

  两者对比之下,更显得鸠摩智法相庄严,威武不凡,如同能降服修罗夜叉的菩萨罗汉。

  魏武嘴角微扬,心道:“鸠摩智是懂宣传的!

  这家伙要是在后世,一定是个营销大师!

  太知道,如何包装突出自己了!

  找了一群恶鬼般的人物来衬托自己,有想法,有创意!”

  鸠摩智看向枯荣大师,缓声道:“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眼底闪过一丝惊讶与钦佩,心道:“不愧是让西域天竺高僧推崇之人,盛名之下无虚士,竟然一语就道破了我所参苦禅的来历。”

  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拘户那城婆罗双树之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

  据佛经所言: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

  茂盛荣华之树意示涅盘本相:常、乐、我、净。

  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如来佛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面壁参禅数十年,将枯荣禅功,修到了半枯半荣的境界。

  若是正常发展,他再面壁几十年,也不一定能修到“非枯非荣、亦枯亦荣”的大成境界。

  可是魏武带他体会了“非枯非荣,亦枯亦荣”的境界之后,最多三年,他便可登临此境。

  数十年苦修不可忽略,但关键还是魏武带他体验的那一刹那。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但百分之一的灵感往往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修炼也是一样,没天赋,再努力也白搭。

  枯荣大师刚想开口称赞鸠摩智,一旁的魏武抢先开口了。

  “明王不愧是德高圣僧,佛法精深,深明禅理,在下佩服。

  我心中有一疑惑,烦请明王解答。”

  他也不给鸠摩智拒绝的机会,直接问道:“敢问明王,何为菩提树,何为明镜台?”

  鸠摩智登上般若台的时候,就注意到魏武了。

  魏武英俊潇洒,气质超群,如同黑夜中的皓月,让人根本无法忽略。

  无法忽略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他坐在枯荣大师的身边。

  这说明魏武的地位极高,甚至与枯荣大师,不相上下!

  鸠摩智和声问道:“请问阁下是?”

  魏武刚要开口回答,一旁的枯荣大师开口了。

  “这位是我的师弟魏武,天龙寺俗家弟子,法号欢喜。”

  听到魏武是枯荣大师的师弟,鸠摩智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疑惑,双手合十道:“欢喜大师有礼。”

  鸠摩智虽表面彬彬有礼,其实根本没把魏武当回事。

  权当他背景滔天,所以能拜入天龙寺,成为枯荣大师的师弟。

  论起背景,他鸠摩智一生不弱于人,做事何须向他人解释。

  吐蕃国国师,大轮明王,可不是摆设!

  甚至鸠摩智丝毫不掩饰蔑视,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装作没有听见魏武的问题,直接不回答。

  此举暗含的意思也很明显,就是是魏武还不够资格,跟他坐而论道。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555.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555.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